设为首页 | | 我要方案
 
 
您的位置: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技术优势
海洋舰队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新闻动态
快速链接
新闻动态
那些成功的失败企业家之方兴东:十年书生意气

商界时尚 方兴东

互联网、书生、老板、危机、翻身、诗人,方兴东。

在方兴东到来之前,我们坐在苏州街上博客中国他的办公室里默念着这些关键词。他的办公室并不算大,几个书柜和一个大写字台就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他似乎淡出人们视线很久了,以至于我们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办公桌旁放着的那几张照片上——头发有些长,大大的眼镜几乎遮住了整个面孔,好像还有些瘦。采访他其实也并不那么容易——现在的方兴东常常在北京、浙江之间飞来飞去,千里之外的江南,有他惦念着的义乌全球网的繁忙事务。

老板方兴东

走进办公室的这个看上去很年轻的男人让我们有些错愕,他穿着条纹衬衫,短发,高大健硕,就连眼镜也是时兴的样式。没曾想到,我们和方兴东的第一句对话是说他变帅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网上的照片,很多都是10年前的。”

他实在是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太久了。

方兴东,浙江义乌人,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中国博客教父”,WEB2.0倡导者,互联网实验室、博客中国和义乌全球网共同创始人——曾几何时,方兴东是互联网时代的旗手级人物,最初作为IT界的观察者、评论者的他在2002年第一个将blog引入国内,并建立了博客中国网站,一时名声大振。“从2002年到2005年,我们(博客中国)的浏览量是连续三年每三个月翻一番。”方兴东提起当年网站的全盛时期,言语里依然充满欣喜。

这个41岁的狮子座男人,语速很快,似乎也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对于我们提出的关于当年甚嚣尘上的博客中国运营不利的问题,他也回答得率性,不加遮掩。

危机和往往是和机遇一块儿到来的,2005年9月,方兴东获得了来自风险投资机构1000万美元的投资,这是当时国内WEB2.0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获得投资后,博客中国改名博客网,方兴东意气风发想要大干一场,员工人数急剧扩张,甚至人数一度超过500人。但随着方兴东因不善管理被下课,人事震荡频出,,博客网在2005年年底陷入窘境,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裁员。随后方兴东在2006年又回到CEO位子上,在2007年8月高调庆祝“博客五周年”并在年底宣布博客网首次实现盈利,重新大规模招人,并于2008年3月搬迁到明亮宽敞、寸土寸金的新中关大厦。但好景不长,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数个博客网合作伙伴终止了项目合作,这打断了博客网持续盈利的梦想,随即传出员工讨薪事件。

用方兴东自己的话说,他也许更贴近于一个文人甚至是诗人,而不像个商人,“不懂得商人一系列应酬的东西。把一个公司管理好,把人管理好,太具体的东西,让人觉得很痛苦。应该让善于管理的人来管。”和他同时代的一些人,如马云、马化腾,已经成为身家傲人的IT大佬,而更多的人,尝到了早年的败局,便早早地转型,离开了互联网这个行业。而方兴东则与两者都不同,他执著于互联网产业,哪怕一度挫败,但仍有着将互联网当成一生信仰的称得上是浪漫的情怀。

“现在想想,这个弯路吧,走走也挺好。现在我们至少有了平常心,慢慢做吧,回到起点这个状态。”面对以往的失败,方兴东显得非常淡定。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擅长做具体的管理经营工作,应专注于对企业前瞻性的战略掌握。“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就交给擅长的人去做,发挥自己最擅长的就行了。”方兴东觉得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他对未来博客、对互联网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主要是互联网这个行业让人有激情,机会会越来越多的。” 方兴东热爱互联网,认为这是草根的话语权,时至今日,他也更愿意跟我们谈他做博客的社会意义,他对互联网行业的观察,而不是像很多商人那样大谈特谈自己的项目规划。

我认为商业和理想是不矛盾的,只有商业做成功后,你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博客中国我们一直在努力发展,我们相信在博客这个领域我们依然是可以崛起的。

还是那个诗人?

方兴东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本《世界电影大全》,书架里还有里尔克的诗集。他曾经出过诗集,据说家里的影碟单是DVD就有1万5000张。尽管去掉了代表书生气的大眼镜,他的眼底依然有着清澈的理想主义印记。

其实方兴东并不像外界对他的评论那样落魄,他现在的人生也未尝不可称为快意——他至少是在干他喜欢的事情。方兴东承认商业上成功的重要性,但更在意他所推崇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他最近在写一本书,记录对中国互联网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人,就像他爱的电影、诗歌,是在繁杂残酷的商场之外的,关于另一个世界的梦想。这不禁让人想起毛姆笔下的《月亮与六便士》。在方兴东看来,商业化的成功就是水沟里的六便士,而他的互联网梦想,家乡情结,才是天空中值得向往的月亮。

采访结束后,走出办公室的我们再回头看了看他书桌上的那张他10年前的照片,照片中的方兴东脸上有着书生的风发意气,仰望着天空,甚至带着一丝忧郁。10年后的他依然对互联网的未来满是信心和希望,每天早睡早起,低调淡然却乐此不疲地研究着互联网。熟悉他的人依然叫他“方博”,可能这样的称呼更符合他的特质。“互联网上的诗人农民”,这是别人给他的“名号”,而他自己也说:“小时候要在义乌老家干农活,现在想来,那是挺纯粹挺快乐的时光。”

对话方兴东

BM=BIZMODE F=方兴东

BM:以高端的博客中国出发,瞄准精英群体,再到现在转战义乌全球网这样一个以中小企业及个人为受众的产品,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F:我认为商业和理想是不矛盾的,只有商业做成功后,你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博客中国我们一直在努力发展,我们相信在博客这个领域我们依然是可以崛起的。

至于为什么做义乌全球网,其实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义乌是我的家乡,那里的很多商人都是农民出身,他们要走向全世界,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商业上的考虑也肯定是有的,我们也是看到义乌这个市场的商机,把这个市场和互联网很好地对接起来。我们的优势就是立足于义乌,利用当地的人脉。但不管外界因素怎样,一个事物的成败关键在于其商业模式怎么样。我们对于商业模式也摸索了很多年,付了很多学费,现在已经比较清晰了。

BM:这么说,这多少还是有些家乡情结的感性因素在里面?

F:我觉得做事情还是要喜欢,而且还要长久喜欢,不喜欢我就不会做,这是我和商人最大的不同。10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在互联网行业的第一线上,我觉得这是值得骄傲的事。其实我的心态和10年前差不多。只要互联网这个行业本身还带劲儿,我自己也会劲头十足。

BM:所以你觉得做互联网是需要一点理想主义的?

F:对,我现在不是正在做《口述历史:影响互联网的100个人》这本书吗?其实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就叫做“寻找失落的理想”。

BM:有人说你是“诗人企业家”,陈天桥也曾经评论你“太书生,不够狠”,你对这样的评价有何看法?

F:这也是一个角度吧。书生意气,我现在也是这样。在生意场上,面对一些比较商业化的东西,我可能就不是很适合,有时我连报表都不看……但是在互联网这个行业,很多人其实都是比较纯粹的,好多都是技术出身。当时博客中国的运营不利,关键还是摊子一大起来,很多事情都复杂化了,用人也有问题,那时我看人的经验也不足,经常是见面以后一聊觉得看法一致,就马上招进来,但其实这样的非常规招聘被证明不可取。

BM:有媒体报道你说过把一个事情做大后再往上做得更大不是你所擅长的?

F:应该不是这样说的,我以前写评论,单打独斗就可以。但是在生意场上,一个人是不行的。结合我以前走过的弯路,我现在也有一些投资界的朋友,商业上、投资上的事务他们也会参与进来帮助我。你要让我看财务报表,我肯定很头痛。自己不擅长的事就拿给擅长的人来做,我擅长的就是把控互联网的方向,但这需要团队配合好才能做得更大更踏实。

BM:当时博客网陷入危机时的心态是怎么样的?会不会有一种挫败感?

F:挫败感倒是不怎么大,再早些的时候我们过的日子可比博客网陷入危机时苦多了。创业这个东西,就是越遇到困难,你的状态就要越好。当然,我们也意识到,当风险投资进来以后,整个企业要复杂很多,比另起炉灶创业要复杂得多。但是作为创始人,再复杂,你也要把它理清楚,同时还需要团队的帮助。2008年熬过了危机,我们把事情理顺,进入正轨以后,心态也越来越平和。只要是还在创业和守业过程中的人,就是“失而不败”的人,除非“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BM:一个连报表都不看的老板……我们本来还想问问你,面对挫折时是怎样调整心态的,但现在感觉好像不用问,觉得你真的很淡定。

F:呵呵,主要是互联网这个行业让人充满信心,机会会越来越多的。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

BM:说说你平时的生活吧。听说你每天都会早起?

F:对,起得很早,睡得很晚……什么?这不是很健康的生活方式?哦,我下午一般都会小睡一会儿……其实我过得很简单的,除了工作就是看书看电影,我卧室里装了一个投影仪,躺在床上看,一天可以看好几部。不喜欢什么高尔夫啊夜店啊,除了同学、老朋友的聚会,应酬基本上没有。

BM:怎么感觉有点“宅”啊……听说你不喜欢别人叫你“方总”,而喜欢叫你“方博士”。

F:呵呵,确切地讲,是“方博”。可能我骨子里还是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吧。

BM:10年间,你的书生意气似乎始终没有变。

F:其实还是有变化的,10年前那是标准的“愤青”,10年后,愤青不再,但是骨子里的理想主义仍存,人始终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文章来源:深圳企业网站


KeyWords
:深圳企业网站

日期:2011/5/10 15:50:26 阅读:843次
 
新闻
粤ICP备12047165号-2